555050注册大白菜

● 全國交通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

● 北京市交通委直屬的唯一公辦高職

● 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

● 北京交通職教集團核心校

智慧地鐵優化出行體驗

2022年09月28日 作者:單佳雯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推動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等產業創新發展;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關于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指導意見》提出,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和改造,積極發展智慧地鐵。

9月23日,中國交通報社與騰訊聯合開展第三期“智慧交通觀察·群聊2022”主題研討,嘉賓圍繞智慧地鐵建設的核心目標、應用實踐以及可持續發展前景等展開討論。與會專家表示,智慧地鐵建設要將出行安全放在第一位,數字化帶來的不僅是優化運力供給、提升出行體驗、助力地鐵企業降本增效,還將讓交通實體產業具備軟硬一體的進化能力,實現可持續的更新和進化。

技術迭代升級 協同服務個性化出行

全自動售檢票系統、智能客服、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這些身邊觸手可及的智慧出行場景,都是近年來各地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智慧化轉型的生動實踐。

交通運輸部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有51個城市開通運營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比2012年增長4.2倍,2021年全年完成客運量較2020年增加61.2億人次。近年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與客流呈現出飛速增長態勢。

“城市軌道交通已成為城市生活與工作的重要平臺,對于助力城市經濟發展和促進社會活動起到關鍵作用。”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昌俊表示,隨著軌道交通功能定位的豐富,應更加注重針對不同類型乘客的精準服務,通勤人群關注出行速度,而商旅人員更需要全出行鏈條的規劃與指引。

北京地鐵建設時間較早,隨著客流增長,目前面臨著運輸供給能力要與城市快速發展相適應的挑戰。對此,北京軌道交通堅持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持續開展數字化轉型。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專家張莉介紹,北京軌道交通基于互聯網票務推出了針對通勤人群的累積乘車優惠,并在今年6月實現了乘客進站自動核驗核酸數據。“要充分認識乘客的個性化需求,將面向所有人的標準化服務轉為面向不同群體的個性化服務。”張莉說。

“軌道交通系統的服務能力和設施設備潛力的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營模式,傳統的、目前仍為主流的以線為單位的運營管理模式,并不能充分發揮路網整體服務能力,應加強各線、各系統和各業務的協同性,實現運力與需求的時空均衡匹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組長、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教授、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賈利民說。

蔡昌俊也表示,要讓市民體驗到整體化、網絡化的軌道交通出行服務,就需要改變建設理念,將傳統的基于特定需求進行“設計、交付、驗收”的軌道交通系統轉變為能夠可持續迭代和優化的系統。

2019年,廣州地鐵與騰訊合作打造了新一代城市軌道交通操作系統——穗騰OS1.0,基于現代信息技術,使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能夠不斷迭代升級,從而隨時適應軌道交通的新需求。“我們需要緊跟變化形勢,用新的設計理念對軌道交通系統進行建設和改造。”蔡昌俊說。

賈利民認為,目前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基礎信息獲取和融合還不夠充分。“智慧化轉型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安全性、效率和服務品質,將建立在各個子系統和服務過程基礎數據獲取和順暢協同的融合利用基礎上。”

工作人員通過穗騰OS監控站臺情況。 孫實 供圖


信息共享互聯 最優匹配降本增效

乘坐地鐵時,經常會聽到“請您分散候車!”的提示語,若將車廂擁擠度信息與廣播系統和智能大屏關聯,能更有效地引導乘客分散候車。

“數字化的根本作用是形成各相關方、各業務與各系統的信息共享和互動機制。”賈利民認為,數字化是建立服務者與被服務者之間互動聯系的最有效手段。例如,提供預約和信息查詢等服務,將有助于更好地實現運力與出行需求的最優匹配。

如今在廣州地鐵18號線,視頻智能分析算法組件以及站臺上的監控能夠實時分析站臺區域的客流分布情況,并結合車廂實時擁擠度,通過廣播引導乘客候車,這一功能的實現得益于穗騰OS2.0的上線。

前期,穗騰OS1.0針對車站級業務完成了智能站務、智能客服、綜合信息發布、可視化大屏展示等業務的設計和開發。去年9月,雙方又聯合推出穗騰OS2.0,從車站級邁向了線路、線網級的業務支撐,并實現視頻尋人、主動運維、客流引導等功能,在廣州地鐵18號線、22號線示范應用。

穗騰OS2.0的上線不僅優化了乘客出行體驗,促進資源合理調配,同時也將工作人員從繁瑣、重復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打開各個扶梯、檢測站臺屏蔽門狀況、打開燈光……以往,每天清晨,廣州地鐵各站的值班站長都要依次完成一系列開站流程。如今,依托操作系統的智能化改造,值班站長只需要坐在控制室內就能“一鍵開關站”,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也提升效率。

穗騰OS2.0采用組件化開發模式,實現業務資源與系統的解耦,將城市軌道交通各系統業務、可復用的資源封裝成組件,以組件的形式沉淀至平臺。當需要增加新功能時,可以基于組件進行開發,有效提升了開發效率和質量,節省重復建設成本。

“騰訊提供的技術支撐,通過跨系統的互聯融合和自動化,使操作系統能應對豐富的應用場景。”騰訊智慧交通副總裁施雪松介紹,穗騰OS2.0具備開放式、可進化、組件化、低門檻的特征,提供了“拖拉拽”式的低代碼開發工具,定義了低門檻流程編排語言。

施雪松表示,真正了解地鐵應用場景的是具有豐富運營經驗的地鐵一線人員,而穗騰OS能讓廣州地鐵運營人員跨越代碼的鴻溝,自己編排業務流程,靈活組裝所需業務場景。

穗騰OS2.0系統。


設施設備主動運維 數字賦能安全可持續

在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通過AFC監視中心系統在遠程即可獲取各個站點閘機的使用狀態。當某處閘機出現高負荷使用情況,AFC監視中心系統會自動彈出告警,工作人員根據告警與現場站務人員及時聯動,快速消除安全隱患。

張莉介紹,AFC監視中心系統的重要功能就是確保安全,即使工作人員不在車站現場,也能感知AFC系統設備的運行狀態,從而起到快速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防范的作用。

《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出,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提升基礎設施安全保障能力和運行效率。城市軌道交通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目的,也是提升安全系數,推動可持續發展。

“沒有數字化手段,就無法實現主動預警、可信的安全保障和最低綜合成本的運維。”賈利民表示,數字化手段可實現設施設備運營狀態的實時感知,從而及時對異常事件預警。此外,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各個要素均通過數字化同步到平臺以后,便可以實時掌握設備的服役狀態,從計劃和時間驅動的運維模式轉向基于預測、預警和視情決策的主動運維,避免設施設備故障、失效帶來的負面影響。

蔡昌俊介紹,通過數字化技術,廣州地鐵已基本實現了對列車運行狀態的實時安全診斷,包括檢測軌道是否處于平順狀態、預判機電設備是否會發生故障、隧道內是否有異物侵入等,提高了安全評估效率,也極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今年8月,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示《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8—2035)》,提出加強廣州與大灣區城市地鐵對接,實現廣佛一張網、穗莞多通道、相鄰城市中心直達;協同高鐵、城際,實現廣州與大灣區各城市中心60分鐘直達。

“未來,我們希望將穗騰OS作為大灣區軌道交通統一的數字底座。”蔡昌俊表示,建立實現業務融合和數據融合的平臺,才能從根本上打通不同線路間、不同運營主體間的技術與管理方面的壁壘。

對此,施雪松提出,騰訊也在利用大數據融合和地圖能力,探索城市交通和高鐵的一體化規劃,比如通過乘客遷徙規律、實時路況等,為軌道交通行業提供實時的熱力分布等信息,助力優化不同方式間的運力供給。



網上服務大廳
一站式服務(校外使用請先向信息中心申請VPN使用)
北交院天地
部門宣傳矩陣 專業宣傳矩陣 學院全媒體平臺
學生服務
新媒體培訓
教師服務
其他服務
信息公開 招標公告
TOP
冠军论坛白菜大全cmp,吉祥虎白菜彩金网论坛,美博论坛免费白菜大全 999白菜彩金论坛2019,知名菠菜网,555050注册大白菜 新用户注册领取体验金,菠菜送白菜网址大全,冠军论坛白菜大全cmp 吉祥虎白菜彩金网论坛,全球信誉最好的网投平台,菠菜送白菜网址大全 老虎机娱乐平台28元彩金,最权威的菠菜导航网,免费白菜体验金论坛 手机验证送8―88体验金,002cc全讯开户送白菜,555050注册大白菜